请输入关键词
产品信息
产品信息
新闻资讯
资料中心
热门搜索:
HN-400氦氖激光
首 页
关于玉崎
新闻资讯
产品中心
经典案例
资料中心
联系我们
首页
>
新闻资讯
>
企业资讯
新闻资讯
企业资讯
行业动态
联系我们
京都玉崎株式会社
深圳市京都玉崎电子有限公司
Tel:0755-28578111
Fax:0755-28578000
Email:info@tamasaki.com
光谱分析仪核心工作原理
要理解光谱分析仪,首先需要明确 “光谱” 的概念 —— 光谱是光按照波长(或频率)排列形成的 “能量分布图谱”,比如彩虹就是阳光经折射后形成的可见光光谱。
光谱分析仪的工作流程可拆解为 3 个关键步骤:
光源激发
:仪器产生特定类型的光(如可见光、紫外线、红外线、X 射线等),照射到待分析的样品上。
光与物质相互作用
:样品会对入射光产生特定作用,主要分为 3 类(对应不同类型的光谱分析技术):
吸收
:样品吸收部分波长的光,未被吸收的光透过或反射出去(如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光,这也是植物呈现绿色的原因)。
发射
:样品被激发后(如加热、光照),会释放出特定波长的光(如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发出可见光)。
散射 / 衍射
:光照射到样品表面或内部时,传播方向发生改变,散射光的强度和波长分布与样品颗粒大小、结构相关(如拉曼散射)。
光谱检测与解析
:仪器通过 “分光系统”(如棱镜、光栅)将作用后的光按波长分开,再用 “检测器”(如光电二极管、CCD)捕捉不同波长光的强度,形成 “光谱图”;最后通过软件对比标准谱库或计算,得出样品的成分、浓度等结论。
上一篇:
光谱分析仪核心组成部分
下一篇:
什么是光谱分析仪